【学点哲学】罗斯福14句经典名言,句句精辟,值得一读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图片

【学点哲学】罗斯福14句经典名言,句句精辟,值得一读  一,成长与家庭背景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于1882年1月30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的海德公园镇。他出生于一个富裕且显赫的家庭,罗斯福家族在纽约州已经有好几代的历史。他的父亲詹姆斯·罗斯福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母亲萨拉·德拉诺则来自一个同样富裕的家庭。

图片

罗斯富在演讲  这种优渥的家庭环境为罗斯福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会。他自幼接受私人教师的教导,并且游历欧洲,这使得他得以接触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制度,拓宽了他的视野,培养了他的国际视野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  二,政治生涯的开端与早期经历  1.教育与初涉政治  罗斯福毕业于哈佛大学,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初步展现出对政治和公共事务的兴趣。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深造,但他对政治的热情使他很快就投身于政治活动。  1910年,罗斯福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成功当选为纽约州参议员。在州参议院期间,他表现出对进步主义思想的支持,致力于推动一些社会改革法案,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劳工权益等。这些早期在州级层面的政治实践为他积累了宝贵的政治经验。  2.海军助理部长时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担任美国海军助理部长。这一职位使他深入参与到美国的军事和外交事务中。他积极推动海军的现代化建设,致力于提高美国海军的战斗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学习了军事战略和外交策略,还结识了许多后来在他政治生涯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  三,罗斯福新政与应对大萧条  1.大萧条背景下的美国  20世纪30年代,美国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大萧条。股市崩溃、银行倒闭、失业率飙升,整个国家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深渊。在这种背景下,罗斯福于1933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2.罗斯福新政内容  罗斯福上台后,立即推出了一系列被称为“罗斯福新政”的改革措施。在经济方面,他推行“银行紧急法令”,对银行进行整顿,稳定金融体系。例如,政府对银行进行重新审查,只有健康的银行才能重新开业,这一举措有效遏制了银行挤兑现象。  在工业领域,他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通过设定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等标准来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公平竞争。在农业方面,实施农业调整法案,政府对农产品进行补贴,鼓励农民减少种植面积,以提高农产品价格,缓解农民的经济困境。  此外,罗斯福还大力推行公共工程建设,最著名的就是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工程。该工程通过建设水坝、发电厂等基础设施,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些新政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逐渐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四,外交政策与二战时期  1.外交政策的转变  在二战前,罗斯福的外交政策逐渐从孤立主义向国际主义转变。他认识到美国不能在国际事务中置身事外,尤其是面对法西斯主义在欧洲和亚洲的崛起。他通过一系列外交手段,如与英国等盟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来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2.二战中的美国角色  随着二战的爆发,罗斯福积极领导美国参与战争。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在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他与盟国领导人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战略。例如,他参与了卡萨布兰卡会议、雅尔塔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在这些会议上确定了盟军的作战策略、战后的国际秩序安排等重要事务。  在国内,他通过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来支持战争。美国的工业迅速从民用生产转向军工生产,大量的武器装备被生产出来运往盟国战场。同时,他还鼓励美国民众参与到战争工作中来,如妇女进入工厂工作,士兵们奔赴欧洲和太平洋战场作战。  五,罗斯福的影响力与历史意义  1.对美国国内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得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事务中的角色得到了极大的强化,政府开始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如保障就业、维护社会福利等。这些改革奠定了现代美国福利制度的基础,提高了美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美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他还对美国的民主制度进行了积极的维护和发展。在他的任期内,美国民主制度在面临经济危机和战争考验时得以巩固,他的“炉边谈话”等方式增强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2.对国际的影响  在国际上,罗斯福在二战中的领导作用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美国在战后主导了国际秩序的重建,如参与建立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他倡导的一些国际关系理念,如大国合作、集体安全等,对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总统。他的一生经历了美国的繁荣、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重大时期。他的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他在外交和二战中的领导作用使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崛起成为超级强国。他的政策、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美国和世界,而且至今仍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多领域给人们以启示。以下解读罗斯福的名言。

图片

罗斯富像  01.“我们唯一需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  【释义】在大萧条时期,美国民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困境,人们内心充满了恐慌。罗斯福这句名言旨在强调恐惧这种情绪本身才是最大的阻碍。如果人们被恐惧笼罩,就会失去行动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无法积极地去应对危机。而只有克服内心的恐惧,才能勇敢地采取行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02.“行动带来信心,信心带来行动。”  【释义】这体现了行动和信心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人们开始行动时,哪怕是微小的行动,也会在过程中逐渐积累自信。因为通过行动,人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能力、取得的成果,从而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多更好。而这种信心又会进一步激励人们采取更多的行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罗斯福推行新政的过程中,每一个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都是行动,而这些行动逐步让美国民众相信政府有能力扭转经济颓势,进而更加支持政府的行动。  03.“检验我们进步的标准,不在于我们为那些家境富裕的人增添了多少财富,而要看我们是否为那些穷困贫寒的人提供了充足的生活保障。”  【释义】罗斯福关注社会公平,他认为社会进步不应仅仅以富人群体财富的增加来衡量。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更应注重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如果贫困人群无法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即使富人们财富增长再多,这个社会也不能算是真正进步的。这一理念是罗斯福新政中众多社会福利政策的思想基础,例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都是为了保障穷人的生活。  04.“一个健全而强大的民主国家的基础是没有极端贫困和极度富有。”  【释义】他认识到极端的贫富差距会对民主国家产生负面影响。极度贫困可能导致民众失去基本的生活尊严,无法参与社会事务,容易引发社会动荡;而极度富有则可能带来权力的集中和不公平竞争。一个民主国家需要的是相对均衡的财富分配,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公民都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05.“民主不是静止的东西。它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进军过程。”  【释义】罗斯福认为民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它不是一旦建立就一成不变的制度,而是需要不断地发展、完善和适应社会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民主的理解、民主的实现形式以及民主所涵盖的范围等都会发生变化。美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主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充,从最初的政治选举权利的扩大,到后来对公民社会权利的保障等,都体现了民主的这种动态发展进程。  06.“自由得以继续存在的唯一确实的屏障就是一个坚强得足以保卫人民利益的政府以及坚强而又充分了解情况的公共舆论。”  【释义】他强调了自由与政府及舆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一个强大的政府对于保障自由至关重要。政府需要有足够的能力来保护人民免受外部威胁和内部侵害,确保公民的基本自由权利不被侵犯。另一方面,健康、了解情况的公共舆论也是自由的保障。公众对社会事务有充分的认知,能够监督政府的行为,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从而使自由得以持续存在。  07.“实现明天理想的唯一障碍是今天的疑虑。”  【释义】在面对困难和实现目标的道路上,人们往往会产生疑虑。这种疑虑会阻碍人们为了明天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罗斯福鼓励人们要克服当下的疑虑,坚定信念,积极朝着理想前进。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发展,都不应被眼前的犹疑所束缚,而要勇敢地向着未来的目标迈进。  08.“如果我对这些困难估计不足,那我就是个傻瓜;如果我因为这些困难而裹足不前,那我就是个没有勇气的人。”  【释义】他深知困难的存在,但并不害怕困难。他认为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困难的严重性,那是缺乏智慧的表现;然而,仅仅认识到困难却不敢去克服,那就是缺乏勇气。这体现了罗斯福对待困难的积极态度,在他执政期间,无论是应对经济大萧条还是领导美国参与二战,都面临着重重困难,但他总是既要充分评估困难,又要鼓起勇气去克服。  09.“我不相信有不包括美国利益的人类利益。”  【释义】这一言论反映了罗斯福的外交思想中的现实主义一面。他认为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在考虑国际事务时首先要从美国自身的利益出发。但同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要忽视人类的共同利益。在国际事务中,美国的利益往往与人类的某些共同利益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在二战时期,美国对抗法西斯主义既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利益,也符合人类反对侵略、维护和平的共同利益。  10.“如果你的邻居房子着了火,而你有一根浇花的水管,你应该把水管借给邻居去灭火,而不是讨价还价,等火灭了以后再把水管卖给他。”  【释义】这是罗斯福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国际关系中的互助原则。在国际社会面临危机时(如二战中的法西斯侵略),各国不应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得失而袖手旁观,而应该相互帮助。这种互助不仅有助于应对共同的危机,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各国自身的利益。美国在二战中对盟国的援助,如通过《租借法案》向英国等国家提供物资,就体现了这种国际关系中的互助理念。  11.“政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政府本身就是问题所在。”(此处罗斯福的观点与里根总统的这句名言看似相反,但罗斯福也有其独特内涵)  【释义】罗斯福认为,在大萧条之前,美国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事务中的角色存在缺失。当时的政府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没有对经济进行有效的监管,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所以他强调政府需要进行变革,要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成为解决问题的积极力量。他的新政就是政府积极干预经济和社会事务的体现,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成为解决经济危机、保障民生等问题的关键所在。  12.“在每一片土地上,时刻都有使人分道扬镳和使人走到一起的种种力量在发挥作用,在为各遂其志而奋斗的时候,我们乃是个人主义者;但在作为一个国家而寻求经济和政治进步的时候,我们就成了集体主义者。”  【释义】罗斯福阐述了美国社会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关系。在个人追求自身目标和发展时,美国社会尊重个人主义,鼓励个人的努力和奋斗。但当涉及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进步时,就需要集体主义的精神。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引导作用,协调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让个人为了国家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国家的发展也能保障个人利益的实现。  13.“幸福并不仅仅取决于拥有多少钱财,而在于成功的喜悦和创造活动所带来的心灵震颤。”  【释义】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很多美国人面临着经济困境,罗斯福希望通过这句话来鼓舞民众的士气。他告诉人们不要仅仅把幸福的定义局限于物质财富的多少,即使在困难时期,人们也可以从自己的努力、成功的小成就以及创造性的活动中找到幸福的感觉。这有助于提升民众的精神状态,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生产建设和社会变革中来。  14.“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  【释义】这是罗斯福在二战期间对美国民众的动员令。美国有着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他呼吁美国民众将这种能力投入到对抗法西斯的战争中,为民主国家生产武器装备等物资。这句话激发了美国民众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使美国的工业迅速从民用生产转向军工生产,为盟军在二战中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片

罗斯富  罗斯福的这些言语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他的思想内涵。无论是对勇气与行动的倡导、对社会公平与福利的关注,还是对民主自由的深刻理解、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张以及对政府职能的定位等,这些言语都反映了他在领导美国应对大萧条和二战等重大事件中的思考与理念,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美国社会和民众的积极引导与鼓舞,这些思想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来源:哲学工坊)

图片

图片

—The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